你买谷子吗?
————谷子究竟是什么?谷子市场和谷子文化的意义又究竟是些什么?
在我看来,“谷子”一词的意义已经远超于它定义的局限了,它的意义早已超越其本身:既是Z世代情感寄托的载体,也是一股搅动国内消费市场的新兴力量。然而其光鲜之下,混乱与争议从未停止。
一种属于二次元衍生出的周边产品?
不,“谷子”身上所承载的重量,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重,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轻。
说到当今国内市场就必定绕不开“谷子”这一话题
同样的,说到谷子经济就必定绕不开“二次元”或者说“泛二次元”这些话题
对于这些敏感话题,也已经早就有人阐述过了,诸如“新老二次元的差别”、“是饭圈还是二次元圈?”此类,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但我所想表达的依然建立在这些话题之上。
首先我们可以试着思考一下
究竟是“有谷子好”还是“没谷子好”?
乱象丛生:有谷子真的好吗?
现在混乱的谷子圈给人们(尤其青少年)带来了多少不好的身心影响?官方会暴雷踩红线、厂商会频频联动搅乱原生态圈、玩家群体各种神人神事,圈内(指买过谷的人)也常是互撕掐架:
今天这个某二字游戏联动,立马就引来一群心怀不轨的人搅乱局面
明天那个某四字游戏联动,玩家社群内部又能因为设计、价格或获取方式的不同而分化成不同阵营,争论不休。
转来转去这些掐架的“二次元”和“泛二次元”们就造成了很不好的观感,更别提那种本来自身就可能有精神或心理问题的,他们常常做一些让人反感的事情,同时又因为买了谷子或者自称“二次元”就给这个标签带来了污染
因此在不吃谷的人看来“这里的水很深”,反感甚至强烈反对谷子文化可能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欣赏这种新时代的文化”,相反很多中年人对这个行业抱有乐观态度,“两代吃谷”的画面可不少见。或许原因仅仅是因为“不能容忍这种具有恶劣性质的行为”呢?
以及,谷子经济究竟因为是“二次元的钱好赚”?
还是因为“ip本身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呢?有待深思。
经济引擎:没有谷子确是时代选择吗?
你现在去找一些没有谷子店铺的商业街、广场或者购物中心的商城,你会惊讶地发现,他们仅仅只是“大”而已。
现在的实体店经济早就已经不能与十几二十年前相提并论,以前可能一张七折的优惠卷人们抢着要,现在可能五折的商品人们都不屑一顾。这种消费态度已经出现了转变。
这或许跟一些时代大事件有所联系,譬如线下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挑战、新冠疫情期间对线下消费场景的冲击等
但是还有一点至关重要,我国的所谓“泛二次元”人数已经达到了5亿,并且其中还有95%的Z时代年轻人群体,这些年轻人的消费力加在一起可是极其恐怖
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喜欢就能买”是在常见不过的事
但是你呢?家庭要撑着,孩子要管着,贷款也要还着,哪有精力和财力去买这么一些“破铜烂铁”?
可在他们看来,自己身上根本没有什么束缚,只要愿意,只要给我情绪价值,我就愿意买。
现在火爆市面的各种二次元游戏,或者任何和“二次元”沾边的游戏一联动,就有源源不断地年轻人涌入联动市场,不管是餐饮,还是服饰、外设,销量是肉眼可见的上涨,如何打造一个“能吸引年轻人/二次元的地带”就成了如何促销的优质手段
因此你不得不去承认:
谷子的存在,确实盘活了濒临停滞的国内市场
“你说了这么半天到底是想要表达些什么?”
如果你好好琢磨一下这两方观点,其实核心就一个点:
年轻人占大头的二次元群体,正在用他们可怕的消费力拯救着市场经济,但同时,谷子市场作为新兴行业的规范,依旧不够完善,甚至可以说相当主观
前者是我开头所说的“重量”,后者则是它自身的“轻浮”
很多时候并不只是“市场需要用户”,而是“用户也需要市场”
打个比方,最近很火的游戏《三角洲行动》,除了单人战役就分为两种:“摸金”和“大战场”,两种已经前人做到极致的游戏玩法,为什么三角洲能分到游戏市场的一杯羹呢?因为他刚刚好,刚刚好容易上手,刚刚好两个模式都很舒服,刚刚好玩家需要这样的玩法和环境
同样的,谷子也并不是因为他本身有多么具有艺术价值、商业价值,只是因为他能带给人们情绪价值,并且制作工艺很精致、成本和利润调配得很好,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不容易翻车到底啊, 风险相比之下没有这么高,什么泡泡玛特labubu的时尚圈子,其实他反而不能像谷子圈子这样亲民、便捷
所以我们既不能否认圈内的不良事迹和炒作,各种低龄青少年的疯狂,成千上万价格的“贵族谷子”、“海景谷子”,造价超几十万的“海景谷房”;同样的,你也不能否认谷子在当今市场甚至社会的促进作用,甚至可以说现在不懂“谷子”的人就不会懂现在的社会情况
我的意思是,既要以包容态度对谷子持乐观想法,也要以批判精神反对那些不正常的行为,而不是谷子本身。
对于市场监管者,需要思考如何通过规范措施来整治乱象;对于商家,需珍惜IP价值,引导健康消费,不去触碰玩家乃至所有消费者的底线和红线;而对于玩家,在自己喜欢的ip联动时,让理性与热爱并存,才是长久之道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