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里偷闲作的一篇小文章
夜灯下的便利店
夜半,我竟转到了便利店门口。店中灯火通明,仿佛一座浮在都市黑暗海面上的孤岛,兀自亮着。玻璃门无声地自动滑开,冷气扑面袭来,瞬间卷走了几分昏沉。
我踱步至冷柜前,冷雾如幽灵般缭绕升腾。柜内排列整齐的便当、饭团和饮料,在惨白灯光下反射着幽冷的光泽。手指触到一份打折的寿司,指尖传来凉意,上面贴着的标签明示:“赏味期限:今日午夜前”。我蓦然想到那些被我轻易挥霍了的时间,在毫不知觉中已然过期,再难追回。生命原来与这盒寿司相似,看似尚有形状,内里却可能正悄然腐坏变质。
又踱到热气腾腾的关东煮前,灯光下蒸腾的雾气扑面而来。那些食物被规整地隔在各自小格子里,萝卜、豆腐、鱼丸,全都温顺地浮在浅褐色的汤中,仿佛被设定好了位置。我不禁惶惑:人生是否也如同这格子里的食物一般,不过是被某种无形之手安放于此,等待着被拣选、被吞噬的命运?
我随意取了一罐饮料,包装上醒目印着“零糖”“零卡路里”,仿佛喝下去的不是饮料,而是某种可以豁免罪责的“无罪感”。我们渴求的所谓自由,是否恰如这包装上的文字,不过是一纸自欺的说明书,用虚假的承诺安抚着被规则围困的灵魂?我忽然发现,我们既渴望标签上的说明,却又怀疑它的真实性,竟如这罐饮料本身一般矛盾。
收银台前,店员机械地扫描条码,眼神空洞,仿佛灵魂早已在无数个相同的夜晚中磨损殆尽。他咀嚼着口香糖,那重复的动作像一种无意识的救赎。我递过一张纸币,他递回零钱,塑料硬币滚在掌心,冰冷生硬,如同命运掷回给我的某些不可拒绝的赠品。
推开店门,重新踏回夜色,我捧着一杯温热的拿铁,杯底的咖啡渍如生命深色的沉淀。抬头望去,路灯下飞虫正不知疲倦地撞向光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它们是在黑暗中寻找着仅有的光,还是这光本身即是诱捕它们的陷阱?——生命有时竟如同这执拗的飞虫,我们奋力飞向的光,究竟是希望还是虚妄?我们是否也如它们一般,终其一生,在向光而行的执拗里耗尽了自己的翅膀?
但就在这永恒的疑问中,我依然捧着热咖啡前行。即使明白一切终将冷却,此刻的暖意依旧真实地传递至掌心;即使明白暗夜深沉,这杯中的微光,仍然映亮了我脚下几步的道路。
路灯之下,那些飞虫依然固执地扑撞着光晕。它们大约不知晓光的虚幻,亦或知晓却执意向前,但正是这种奋不顾身,竟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短暂却明亮的生命轨迹。人间的行路亦如此,纵使意义渺茫,只要尚有奔赴的微光,便值得踏出下一步。不必惧怕暗夜太长,只需记着,总有一处灯亮着,总有人会为你留灯。
这便是我在深夜便利店学到的——纵使心绪如夜雾弥漫,生命亦能自寻其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