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hred8

【26】谈创作容易,真的创作难,现在是mfuns沉淀最好时机。

196浏览 2024-6-1 互助提问 MA90571

2024-6-1 11:49:50 我以后少谈。思潮是2024年5月29日开始的。

但是我比较失望的是这些年来,我发现能够坚守一定的初心的事情上不容易做到,哪怕是拿到投资的,也不懂得不要被花花世界吸引,反过头看看自己的问题。

就是我会劝所有人,没有必要为了某种归属感而标榜自己喜欢什么。这个意义不大。如果真的喜欢就去做吧。

最好是能和生活互补的。

具体的举例子:

首先就是2016年的时候,我看过一些什么《天才医仙》、《神医》什么的,我的确非常喜欢中医,但是很失望的是没有看到谁能真的系统性的讲述中医,甚至这么多流量作品过后,连一个《漫画中医》都没有,更别说《漫画武医易弈》了。的确这个不容易。反而是同人的作品,有人在这么做。

试问什么能够破除迷信,这个才是真的破除迷信的。而且能变成全新的素材。

“不信你看丽酱都生气了”

然后是一些真的有闪光点的作品,大资本反而坚持不了。这里的大资本说的是国内,国外的人家有这个巴不得保护好呢!只不过现在外国的政治正确严重。国内主要是发现不了闪光点。

在我看来,这种一方面不保护好,另一方面还大搞激励、抽奖吸纳创作者和用户的行为,十分的拧巴。

mfuns作为一个重生的,又不需要承担什么历史理念的(都在A、B、知乎、微博、抖音、小红书上呢),不如加强这方面的根基。现在有很多的作品是缺乏扶持,所以显得是个人的一种悲鸣哀嚎,显得“伤痕文学”。

举个例子:这个漫画作品:

配合着那一首“公元一九九七我走进你”就很有感触。

而中国的动漫游戏,太低幼上不了台面的不说,我所看过的,一般有老动画片风格的古典神话题材,仙剑起头的各种仙侠题材,以及一直跟着日本走的主流国漫。古典神话基本已经是过去一代了,仙侠题材的故事基本局限在游戏及其衍生行业,而我零星看过的一些国漫,基本都是亦步亦趋地跟着日本走,或者玩小清新。简而言之,它没有讲中国人的故事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927575/answer/30029515

来源:知乎

我认为《拜见》最大的贡献在于,只要你看过它,你就不得不承认它是一部“当代中国漫画”。它是尊重和善于使用日漫传统的专业漫画,同时它只能是中国的,而且只能是当代中国的。《拜见》让国漫的读者们发现,中国动漫可以无关武侠,无关熊猫孙猴子九色鹿宝莲灯,无关霸道总裁凄美爱情校园恋爱,它可以毫不拐弯抹角、鹦鹉学舌,而是像最优秀的那些日漫日番一样直截了当地表达时代的沉痛与希望,给予读者和漫画这种题材相配的娱乐、深思、净化和启迪。

在表现80后真实的成长环境、心路历程方面,它的诚实程度,甚至超过了大部分当代日漫对生活的诚实程度。一部以ACG文化打底,以青少年为主流读者的漫画作品,能够诚恳地挖掘社会的黑暗,又没有成为专门表现黑暗的类型作品,而是保持了青少年对人生世相特有的执着追问。惊人的现实主义和浓缩笔法,让人有的时候觉得压抑得喘不过气,却又和宅文化完美融合,不会失掉作品本身的娱乐性。

去除键政,应该是这么去除,一个是加强自己的主力,另一方面是追本溯源让他们釜底抽薪。而不是增加屏蔽词。这个是全方位的升华,不是为了黑深残而黑深残

现在是改变的最好时刻,而且你们还有心气。不如从这个方面找吧。

再说游戏:

我并不会对现在的二次元萌萌哒游戏产生兴趣。我认为这个非常狭隘。

反而会觉得失去一些本来的游戏的感悟。

这个时候我会反复推荐云风的《游戏之旅——我的编程感悟》

黄仁勋看上去一会AI、一会区块链的,其实这三十年一直都是在思考并行计算这一个点。

希望mfuns能早日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2024-6-1 12:10:23

甚至,有很多的中国经典,小众的(比如《逸周书》)没有表现出来,表现一下也好,也算是传统文化了。就像这个视频展现的一样:张良与《六韬》

甚至有助于mfuns管理。这个不比说我喜欢什么什么属性的人设好多了?而且是可以填充进去的。2024-6-1 12:16:40

我们不需要董宇辉教我们多读书,而且我最喜欢二次元的一点是可以用,那么就应该加入好的东西一起用!

2024-6-1 12:19:04

未经作者允许,禁止转载
#创作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