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分享/学术资料】一些古典短语
0、“病玉米之墙”
源于《追风筝的人》
在《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在喀布什的房子后院东边的围墙下有一个小菜园,里面种着一些蔬菜和一排玉米,见鬼的是这排玉米从来不结果子,哈桑和主角就把玉米旁边的围墙成为“病玉米之墙”。
2、“耶利哥之墙”
收集自新世纪福音战士,源于圣经
耶利哥(Jericho)之墙。约旦古城, 引用于圣经,传说是不可摧毁的耶利哥城的崩毁,是西方家喻户晓的故事,此城守着迦南的门户,城墙高厚,守军高大壮健,是古代极强大的堡垒,犹太人虽为数达百万人,但却是乌合之众,无任何能力与技术攻城。
3、“狄拉克之海”
收集自新世纪福音战士,源于理论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
保罗·狄拉克(1902年8月8日-1984年10月20日),男,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者之一,并对量子电动力学早期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狄拉克之海”的说法。
他认为“狄拉克之海”是一个充满了无限多的具有负能量的粒子态的真空模型。简单说就是量子真空的零点能组成的负能量的粒子海。尽管这些粒子是不可观察的,但它们决不是虚幻的,如果用足够的能量就可以形成,哪里有物质,哪里就有狄拉克之海,想象观察到的宇宙就好像漂浮在其表面上。
23、“修昔底德陷阱”
源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由哈佛大学某教授提出
古雅典的迅速崛起震动了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老牌陆地强权斯巴达。恐惧迫使斯巴达人做出反应。威胁和反威胁催生了竞争,接着是对抗,最终酿成冲突。长达30年的战争最终毁了这两个城邦。
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定回冲击现存的强国,而现在的大国也必定会反击回应这种威胁,因此两个国家的战争必不可免。所以称之为“陷阱”。
25、“尤利西斯之契”
源于希腊神话
现在用这个词一般是说,你制定了一个怎样怎样的计划,但是你知道自己的意志力不够强,在后续的计划执行中很容易出问题,就应该在执行之前就通过契约来实现自我控制。
如你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你知道你曾经制定过的所有学习计划都因为“看手机”而失败了,那么你这次就应该把手机关掉,放得远远的,甚至找个自习室,杜绝一切外界干扰地去学习,然后达到更好的计划执行效果。这种时候,你就可以说你对自己定下了一个“尤利西斯契约”
6、“伊卡洛斯之殇”
源于希腊神话
伊卡洛斯在父亲代达罗斯指导下学会了飞行,由于鲁莽而遭到毁灭。我担心人类在现代科学人的教育下学会了飞行之后,亦会遭遇相同的命运。···
27、“隆基努斯之枪”
源于圣经
这是一支曾经刺穿耶稣基督的枪,是用来弑神的武器,又名命运之枪。根据圣经记载,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一名百夫长用枪刺伤了他的侧腹。这名百夫长就叫做朗基努斯。当耶稣的血滴入朗基努斯的眼睛,朗基努斯在瞬间被感化,此后放弃了原先的身份,成为了一名修士,并拥有了行使神迹的能力。后来他被追认为圣徒,称为“圣朗基努斯”。
28、“阿喀琉斯之踵”
源于希腊神话
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 Heel),原指阿喀琉斯的脚后跟,因是其身体唯一一处没有浸泡到冥河水的地方,成为他唯一的弱点。阿喀琉斯后来在特洛伊战争中被毒箭射中脚踝而丧命。现引申为致命的弱点、要害
现在常以“阿喀琉斯之踵”喻指:即使是再强大的英雄,也有致命的死穴或软肋。
30、“戈尔迪乌姆之结”
总之是一个很难解开的绳结就对了。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率大军来到了小亚细亚的北部城市戈尔迪乌姆。在小亚细亚的北部城市戈尔迪乌姆的卫城上,矗立着宙斯神庙。神庙之中,有一辆献给宙斯的战车。这可不是一辆普通的战车,在它的车轭和车辕之间,用山茱萸绳结成了一个绳扣,绳扣上看不出绳头和绳尾,要想解开它,简直比登天还难。几百年来,戈尔迪乌姆之结难住了世界上所有的智者和巧手工匠。亚历山大大帝对这个传说很感兴趣,于是命人带他去看这个神秘之结。他见到了车,见到了绳,但见不到绳头和绳尾。他明白若按正常途径,是解不开这个结的。他凝视绳结,猛然之间拔出宝剑,手起剑落,绳结破碎。在场的人惊呆了,继而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齐声赞誉亚历山大是超凡的神人。亚历山大最终也成为「千古一帝」。
狄俄尼索斯迷狂
一种通常与酒精有关的状态,人在这种状态下完全失控。
狄俄尼索斯是酒神,他的追随者们会以一种无法控制的、恍惚的举止在林间漫游。
杜鹃鸟岛屿
一种荒谬的、过于乐观的幻想状态,或一种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心态,认为一切都是完美的。
蓝色的血:贵族出身
轿杠上的生活:放荡不羁的生活
拉伯雷的时刻:捉襟见肘的时刻
帝国回旋镖:帝国利用他们的殖民地作为反暴动、社会控制和镇压手段的实验室,这些手段可以被带回帝国的大都市,用来对抗大都市内部被边缘化、被压制的底层民众。
塔西佗陷阱:指当某统治者、某组织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斯普特尼克时刻:源于冷战初期苏联发射世界第一个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卫星进入太空,令美国及西方震惊及轰动。指认识到自己受到威胁和挑战,必须加倍努力,迎头赶上的时刻。
犓牛之腴,
指的是肥美的牛肉。在《七发》这篇文章中,吴客向楚太子描述了各种美食,以激发太子的食欲,希望他能从疾病中恢复过来。"犓牛之腴"即是其中提到的美味之一,"腴"字在这里指的是腹下的肥肉,用以形容牛肉的肥美。所以,"犓牛之腴"可以理解为肥美的牛肉,是古代对美食的一种描述。
菜以笋蒲。
“笋蒲”指的是竹笋和蒲菜,两者都是蔬菜。在枚乘的描述中,这是用来与犓牛之腴(小牛腹部的肥肉)搭配的菜肴,用以强调美食的精致和美味[^1^]。所以,“菜以笋蒲”的意思就是用竹笋和蒲菜作为菜肴。
霍布森的选择
意思就是二选一,要么选我提供给你的选项,要么就两手空空走人。
福尔图纳斯的帽子
这个典故来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一个通俗故事,一个名为Fortunatus的人东行到了奥斯曼苏丹的王庭,苏丹展示给他了一顶帽子,带上他便可以瞬间移动;后来他偷偷带着这顶帽子跑了。
卡夫丁峡谷
典故出自 古罗马史。公元前 321年,萨姆尼特人在古 罗马卡夫丁城附近的卡夫丁峡谷击败了罗马军队,并迫使罗马战俘从峡谷中用 长矛架起的形似城门的“牛轭”下通过,借以羞辱战败军队。后来,人们就以“卡夫丁峡谷”来比喻灾难性的历史经历,并且卡夫丁峡谷成为了“耻辱之谷”的代名词,并可以引申为人们在谋求发展时所遇到的极大的困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