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漩涡汤圆

【杂谈】关于孤独摇滚的人物与乐器——翻转孤独,只见飞鱼

2105浏览 2025-2-1 动画综合 MA98553

由于颂乐人偶那边太阴暗了,新春佳节就让我们欢聚在此,共赏三年前的少女乐队——《孤独摇滚》这部大多数人的乐队启蒙作。

有一说一,不像往后的作品,《轻音少女》和《孤独摇滚》的作品没有那么多拐弯抹角,可以说是讲得太明白了,以至于难以进行假药环节。不过同样的,这也可以视为一种好处,信息越多,也越能分析人物形象,如GBC的卢帕,也只能寥寥数语。

本篇文章仅供参考,内含大量主观成分,如有疑问请在评论区指出。

接下来让我们从山田凉开始,凉的贝斯虽然低沉,可在大多数情况下,存在感要比吉他更高。如《绝不会忘记》的开头《蔚蓝春日与西暮余霞》的开头《行星》的开头(自行收听),这可能就是贝斯手编曲的优点吧。

说回凉,凉作为乐队里最沉默寡言(波奇有内心戏)的人,一部分是天性使然,天生的孤僻带来的闲人免进。一部分也可能是老乐队经历,对个性很看重的凉前辈来说“一旦舍弃了个性,就跟死了没区别”,所以凉前辈毅然决然地退出老乐队,虽然不知道后面那支乐队怎么样了,不过根据素大世的乐队定律:“乐队不是解散了,只是没人来了而已。”所以在这支结束乐队里,凉的沉默寡言也可以视作一种观察。而在四人小队确立后,这种情况也在结束乐队结束了,幸运的凉有了那个梦寐以求的乐队。

而贝斯,既与凉平常的孤僻相吻合,又作为凉最直接的输出,一次次地力压吉他,一次次地强烈输出,把内心不愿随波逐流的感情无限放大,即使是用贝斯这种难以捕捉的音色,也是最适合自己的音色,所以贝斯也是凉个性的证明。

是谁跟随凉前辈的背影并与其相会;是谁在结束乐队里忙前忙后,只为波奇康复;是谁愿意为了波奇移动关系。没错,就是我们的伊地知郁代

喜多郁代,作为队里唯一有意识爽推关系的女人,比某个金毛败犬和蓝毛女路人要强得多,当然我们分析的是乐器。喜多在队内属于阳角,而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没有乐队,她也依然是交际花的位置,不过每个人都知道,阳角不一定阳,就像素世不一定温柔。既然故事是《孤独摇滚》,那么归去来兮女士内心也一定是孤独的,同《Distortion!!》及《若能成为星座》说的“窥探我的内心吧”“即使谁也进不了我的心扉”“真好啊,你被大家喜爱着”“没有哦,我一直都是孤身一人”可知,喜多是另一个波奇,一个被社会同化的波奇,而其内心里却依然有“没有人真的能走进我内心的痛苦”这种不甘的想法,所以在听到凉那个乐队的演出后,毅然决然地踏上了音乐之路。

喜多一开始就想玩吉他,这是难以考证的,更有可能是得知凉逃到结束乐队后,发现这里没有吉他才开始当吉他主唱,虽然买的是多弦贝斯。而在经过波奇的观察及教导,喜多也成为了合格的吉他主唱。那么,为什么是吉他主唱?

首先,波奇作为社恐唱不出;虹夏是鼓手,孤独摇滚里的歌对于一个“弱小”的高二学生来说还要唱歌,那怕不是得累死;凉尚可一唱,在多首歌里作为和声出现。可为什么是喜多?喜多作为一个阳角,同时是结束乐队的外交大使。看live时可以发现,主唱通常会站在舞台最前面,作为乐队的门面担当出现,这时让又开朗又有名声的喜多来当完全合适。而吉他呢,算是没有另一个人分担的结果,只有四个人,要分完摇滚乐队的乐器,就得有人多分担一个乐器。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吉他是大众会选择的乐器,乐队中的主旋律正是吉他,也符合随波逐流的喜多,同时也是以开朗的方式说出“走进我的内心吧”这样不甘的话语。(这么看富有个性的凉和随波逐流的喜多果然还是不能在一起呢)

偷腥猫说完了,接下来是青梅竹马:第一个认识后藤一里的乐队成员,第一个认识吉他英雄的折翼天使,伊地知虹夏。

虹夏在乐队里是最早的阳角,也是独自拉人的天才,仅凭一人的感染力就能让两人“自愿”加入乐队。虽然也可以看作是重力场,而且虹夏的重力也确实是队内最大的,不过既然提到重力场,就让我们讲述虹夏与架子鼓的故事吧。

小时候的虹夏对于姐姐星歌常年玩乐队不回家时非常抵触的,于是本能地对乐队之类的东西产生了厌恶。后面母亲在一次意外中不幸丧生,星歌尚可以用乐队来逃避自己,可虹夏却只能在家中孤独忧伤,一直到星歌意识到后,带着虹夏去看了live,二人才有所改变。“如果自己也变成那里的一员该多好”这样的乐队种子种在了虹夏心里,随后在深思熟虑下,学习了架子鼓。

可以说虹夏的选择不像前两个那样模糊不清,同时虹夏也是乐队中唯一一个有家庭变故的(也比隔壁那些五个人凑不出四个妈的好),总之虹夏的开朗是建立在淋过雨的基础上,而且也是建立在没人开口就是“星歌的妹妹”这样亚撒西的世界观下。那么这样的下北泽大天使又何谈孤独呢?

虹夏虽然在乐队里一直都是调节气氛的人,也很有责任心,与素世不同的是,她真的能走进乐队成员的心里,可代价是什么呢?虹夏越是负责越是能看到乐队的不长远,很少有能组一辈子的乐队,除非一辈子太短。所以这个一人屑一人社恐一人半吊子的乐队对虹夏来说,太难正常运行了。一直以来都在努力的虹夏也会累,也想抱怨,可她抱怨不了,如果连队长都认为乐队会解散,那乐队已经离解散只差书面通知了。所以波奇这个吉他英雄出现了,她轻而易举地给虹夏证明了这支乐队的实力,也让虹夏得以后退一步,放松下来,所以在之后的剧情里很少看到虹夏以天使形态出场了,多以吐槽形态配合凉的玩笑。

另一种偏假药的理解,虹夏是个自卑的人,音乐才能从小练比不过练习三年的波奇,家资比不过山田凉,人脉比不过喜多,她靠努力一步步登上与她们同样高度的地方,可一旦松懈却会狠狠坠落,像椎名女士那样陪着大小姐们玩过家家,熬夜已是常态,日夜操劳不过队长职责,心爱之人却失之交臂,连白发也只是轻描淡写,唯一不同就是双亲是否。这样的她不由得孤独起来,直到团结的大家才让自己的梦想绽放。

那么架子鼓作为节奏组的一员,其本人就是把持乐队节奏的队长,同时用强劲的鼓点为歌曲指明方向,也是队长为乐队指明方向的表现,而架子鼓那巨大的声音也可以让虹夏暂时忘掉恐惧,来自亲人的、乐队的、自己的恐惧。演出时因为架子鼓的占地一直坐在后面,也会有种我会一直看着你们的责任感。

然后是万雌王、野槌蛇、飞扑大芒果、嬉皮吴同学,后藤一里,本剧最能称之为“孤独”的人,作为一个资深家里蹲,每天以学校、livehouse、家三点做往返运动,有时候还能接到无法拒绝的团队活动。而这三个地方里,也只有学校那沉默寡言。如果这些算客观的孤独,那波奇主观的孤独又是什么呢?

比起灯那样的可怜经历,波奇的问题在于没存在感,即便是灯也会被班级当成吉祥物,而波奇从小到大都没同学陪她玩,基本上能被吸引的只有交际花用来解锁全班交涉成就,用完就没啥事了。由此,波奇也诞生了渴望引人注目的想法,于是,吉他便找上门了。

为什么波奇酱是吉他英雄?这个随口取的名字蕴含着什么?客观来讲,吉他是唯一一把可以白嫖的乐器,就像这篇文章,白嫖的东西为什么不看呢?而吉他置于波奇,也是天造地设。首先是万众瞩目,波奇在乐队的主音吉他是solo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这波整好了,那就能吸引全体的目光(反之亦然)。然后是乐队副位,如果你说你听不见贝斯声音,听不懂架子鼓好坏,那主唱高低和吉他劲不劲总能听出吧。所以队里队外的高存在感能给予波奇极大的快乐,这就是让波奇走出社恐的英雄,扶live于倒塌之际的英雄,乐队成员的英雄。所以吉他英雄的名字不只是波奇的,也是无数追梦人的名字。

这些个神人捆在一起,便诞生了乐队,乐队名叫结束乐队,也有翻译纽带乐队的,不过一想到乐队名是凉取的,叫结束乐队在中文语境下更有冷笑话的感觉。结束乐队不结束,就像颂乐人偶不颂乐,主打一手反差。而凉为什么要取这个双关名呢?无论是团结还是扎带都带有不分开的意思,结合她在天台的经历来看,本来再也不玩乐队的人被大天使拉回乐队,也希望乐队能长久,不再经历解散的事。于是将乐队名改成结束乐队,不过虹夏等人又为什么不去改呢?队长虹夏不改,就证明这名字虹夏也喜欢,母逝世父在外唠,有姐有房没人靠,这样的剧本太糟糕,害怕失去不断祈祷,让队名上buff也好,心理安慰也入脑。波奇不改,在于一个让自己走出社恐的地方,带有依赖性。至于喜多,则是因为喜欢凉且喜欢音乐,而且大家能走进她的内心,所以遵从了。

那么孤独摇滚孤独吗?结成一束的青春症候群,放眼到个体,波奇的心理社恐,虹夏的内在自卑,凉的性格孤僻,喜多的内心孤独,无一例外的孤独。而当她们在一起组成乐队,孤独的少女们互相搀扶着迷茫地走下去,孤独也就不攻自破了。正如本剧的最后一句话“今天也要打工啊”,平淡又普通的一天,这样的一天还会在人生中经历无数次,但无论哪一次都不后悔,因为有大家在身边的日常,永远是青春!

最后是监督斋藤圭一郎,自从《葬送的芙莉莲》后很少再见到他了,最近是在各种番的原画中露个脸,看来是真的休息去了,至于第二季什么的,大家都等《游戏人生》了这么久了,你知道的,大家,并没有那么脆弱(我反正去蹲2月12日的总集篇了)。总之新的一年,未来还是未知数,指不定哪天就放出消息了……对吧?


终于做完了,新年内应该还能做两个作品。轻音少女的那首诗我可没忘,晚饭后就补上!

而颂乐人偶,我只能说在观望,母鸡卡可能会圆好,但ICU病床争夺赛圆好不太可能

新春佳节,点赞也无所谓了

总之,时光荏苒,未来无限,不会飞的鱼是暂时的黄昏,黑夜之后就是晨光洒落,而彼岸是跳跃的少女,这便是二次元的美好

未经作者允许,禁止转载
#孤独摇滚 #少女乐队 #杂谈 #动画杂谈 #动画 #结束乐队 #纽带乐队 #后藤一里 #伊地知虹夏 #山田凉 #喜多郁代
12